惊艳!16分4板打爆质疑!他什么时候进入首发
昨日的一场NBA季前赛,让不少中国球迷彻底沸腾;中国球员杨瀚森出场22分钟,砍下16分4篮板1助攻,打得干净利落、节奏流畅,完全摆脱了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秀模样。 有人在弹幕里直呼:“这不比克林根更有存在感吗?” 也有人半开玩笑:“要不,直接给杨瀚森一个首发试试?” 别急,我们不妨冷静一点想个问题: 这问题很有意思,因为在NBA历史上,真正从亚洲打到主力位置的中锋屈指可数。姚明当年用了10场比赛,火箭中锋申京则是用了59场,对于杨瀚森,他需要多久呢? 先说姚明。 但天才的恐怖之处,就在于适应速度。 这放在NBA新秀史上,几乎是传奇级的成长速度。 而到了申京这一代,故事的节奏慢了下来,但过程同样精彩。 申京的NBA起点是火箭,那时的火箭刚完成重建,球队一堆年轻人,伍德是首发中锋,而申京是板凳席上的中锋候选。刚开始,他的出场时间并不多,主要任务是打打替补、学习成长。 但申京的特别之处在于:他不靠天赋,靠技术吃饭。 新秀赛季场均9.6分5.4篮板2.6助攻。 火箭那一年打了72场常规赛,申京首发13场,也就是说,他花了59场比赛就拿到首发资格。 从两位前人的案例来看,姚明可以说是一战封神,而申京则是日积月累的典范。那么杨瀚森,会是哪一种呢? 说到杨瀚森,他目前的处境其实比姚明、申京更微妙。 一方面,他的表现的确亮眼。季前赛第二场已经开始适应NBA,打得聪明、节奏感好、篮下脚步扎实,甚至在防守端几次精准补位,已经开始展现出NBA内线的雏形。另一方面,他的竞争对手不是资深老将,而是同为新人的克林根,这位首轮第7号秀,同样年轻、同样具备潜力。 这就意味着:对于开拓者而言,他们不是在老带新,而是在双塔共同养成。 毕竟克林根是前一年选来的重点培养对象,也已经经历过一个完整赛季的替补养成,现在正处于兑现潜力的阶段。从球队角度,管理层肯定希望两人都能够稳定成长,但首发中锋名额只一个。 所以,就算杨瀚森打得好,球队也可能选择继续让他替补,以保持内线轮换的平衡。但话又说回来,NBA毕竟还是一个“靠实力说话”的联盟。从数据来看,如果杨瀚森能长期保持场均10分5篮板以上的数据,效率稳定、控制失误、比赛态度足够积极,那主教练迟早会给他机会。 毕竟,NBA从来没有永远的稳定位置,永远都存在着竞争。 所以,我们来分析一下:杨瀚森的优劣之下,他距离球队首发中锋还有多远呢? 先从优势看。 这一类球员在NBA体系中其实非常吃香,主教练也喜欢这样的球员,在场不会乱来,不会和核心抢戏,永远能够在正确位置出现。 再从短板来看。 这种好学生打法,短期内可能影响数据表现,也会让教练觉得他的角色更适合替补。但从长远看,这种球风反而更能延长职业生涯,稳定、高效、耐心,才是NBA内线立足的关键。 于是问题莱利,他什么时候才能进入首发呢? 从目前趋势看,如果杨瀚森在常规赛继续有15分钟左右的稳定出场时间,并保持10+5的基础数据,那大概在赛季中后期就有机会争取首发。简而言之,他可能需要50-60场左右,才能真正被教练组完全信任,这个进度基本和申京的节奏非常接近了。 而如果他能在某场比赛打出类似姚明的爆炸数据,一战成名之后,也也不排除提前锁定主力位置。只是这种姚明式的爆发表现,在现代NBA难度极高。球队体系、轮换阵容也都更复杂,机会也更难。 但就从他季前赛的表现来看,杨瀚森确实具备让人期待的潜力,他的对抗节奏、进攻决策,都不像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秀。 借用球迷的调侃: “姚明当年10场成为首发,杨瀚森要是能在50场上位,也算一种传承了。” 这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地方。有时候,首发并不是目标,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。当杨瀚森真正站上NBA舞台时,他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,未来还很长。 |